分享者:
导航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曲直
《软能力》读后感
就从做成事这个角度来说,能力远比学识重要。人的能力,大抵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
在《软能力》一书把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具备的一些非专业能力分成了五类:交往力、洞察力、分辨力、职场力和行动力。
(一)交往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要做成事,就需要与他人合作。常言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朋友的。这得需要做好挑选了,尤其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其依据可注意以下三点:
1.人品要好。德是做人的根本。
2.能让彼此从交友关系中有收获。互惠互利,关系更长久。
3.与建立起全面的知识体系的人交往。与高手交往,容易提升层次。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良好的交往力会助推做事的速度和成效。
(二)洞察力
洞察力是指别人看到的事情自己早已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自己也能发现。这是指看问题的全面性与深刻性。
在平常,大家往往习惯于浅层次的理解,缺少往更广阔或更纵深处思考和挖掘,大都停留在对人、事、物的浅层次理解上。
分析问题,要注意角度的多元性。书中谈及分析历史事件的八个维度。假如事事注意从多个维度去思考、训练,洞察力会日益增长。
(三)分辨力
在信息如此繁复冗杂的当今,鸡汤文、时髦的理论、热词热句等时时会登场,稍不留神,可能就会掉入逻辑的陷阱。所以,分辨力显得更为重要。
书中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提到了一些分辨方法。
例如,在谈及“如何分辨哲理的故事和无用的鸡汤文”时,作者给出了三条建议:
1.运用逻辑;
2.把语言作为验证行动合理性的工具,把故事所讲的道理还原到真实情境中来一遍;
3.看它能否直面现实的挑战。
这样,运用这些技法一验证,对与错很容易就分辨出来了。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事情,不要轻易给出结论,而是要在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四)职场力
在现代工业社会里,职场力是指专业化的从业者从事各项工作时所应具备的一套综合能力,既包括自身的价值判断原则、工作方式、合作态度等,也包括自身和周围的同事的相处、利益达成度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有没有深度工作的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了深度工作状态,做自己的专业时,就会进入“沉浸”状态,处于“心流”阶段,长此以往“忘我”的练习,就会达到该领域的天花板。
再就是,要拥有高情商。当然,高情商不只是能言善道。而是还要具有“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管理好自我情绪”“理解他人”等方面的能力。
当然,还要有抗挫能力。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此时,要拥有迎难而上,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的能力。
(五)行动力
唯有行动,才能实现目标。行动力,是做成事的核心力。
书中将这种行动力形象地称作“从沙子里挑出金子”的能力。
因为面对一堆融有金子的沙子,是挑出金子,还是滤去沙子?似乎不好抉择。
从战略方面讲,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就赢挑金子,而不是滤去沙子。
从战术方面讲,要提高效率的方法。关键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关注点。因为我们的目光往什么地方看,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时,要在时间管理中学会止损。具体办法有:做减法、不依赖最后5分钟、准备好B计划、减少碎片化时间等。
这五项能力很重要,但都建立在一个人的品格之上。作者说,能力相当于一长串“0”,品格则是数字首位的那个“1”。没有了品格,能力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有品格,有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相信大多数人通过大学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学习都已拥有了学识,只要再辅以智慧和能力,一定会达到自己理想工作、生活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