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民航技术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三节金属侧壁旅客登机桥顺利通过了民航局组织的型式试验和质量一致性评审,正式获得认证通告,进一步丰富了民航技术装备公司登机桥产品系列,成为民航技术装备公司登机桥产品研发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民航技术装备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将技术创新作为关键突破口,不断加大登机桥等自主产品的科技研发力度,立足智慧民航建设新方向,围绕国内外机场建设和发展的新需求,通过产品创新不断提高民航技术装备公司登机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实现了产品价值的快速提升。公司在登机桥研发创新领域硕果累累,已经取得了近70项国内外授权专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高新技术系列产品,已经取得了二节/三节玻璃侧壁登机桥、三节金属侧壁登机桥、登机桥安全靠机系统的局方认证工作,获得了相关通告。
智慧赋能,实现自动驾驶
根据中国民航“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建设智慧化机坪、少人/无人机坪的新方向、新要求,无人操作的自动驾驶登机桥将是无人机坪建设的重点环节之一。在登机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民航技术装备公司已经取得了全面成果。公司自主开发的登机桥无人驾驶系统采用AI相机识别技术,可实时识别飞机型号和飞机舱门,实现目标精准定位;通过额外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过程的360°全景监控,满足自动驾驶环境监控需求;同时,加装的登机桥状态参数传感器,独立于登机桥本身的控制系统,不仅可实现登机桥状态参数的独立读取,并通过一系列的安全保护传感器,和登机桥本身自有的传感器形成冗余保护,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民航技术装备公司的三节金属侧壁旅客登机桥采用的系统已经实现了本地自动驾驶模式、远程自动/手动模式功能。在本地自动驾驶模式下,操作员可以在登机桥操作位实现一键靠机;在远程操作模式下,通过网络综合布线,在航站楼内建立远程操作间,登机桥操作员可以在远程操作间实现登机桥的远程手动及自动操作。同时,远程操作台可以实现一台多联,极大提高了登机桥远程操作效率。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民航技术装备及服务展上,民航技术装备公司的登机桥自动驾驶系统正式亮相,获得了各参展机场用户的广泛好评。
自锁及集成式接机口,更加安全可靠
登机桥接机口链传动自问世以来虽得到广泛应用,但传动失效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以上问题,民航技术装备公司技术团队首次提出了具有自锁及集成式接机口驱动方案,利用蜗轮蜗杆传动自锁性提高安全性,不仅能够简化结构、确保强度,更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本项设计已取得西班牙和中国的发明专利,是民航技术装备公司登机桥结构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另外,为使手动撤桥操作更加便捷安全,民航技术装备公司三节金属侧壁旅客登机桥采用了带手动接口的减速机,操作手动退桥只需简单将手动退桥摇杆插入减速机外侧接口,即可轻松摇动登机桥后撤,操作方便,也更加安全高效。
顶部全通道安全防护,维保更加便利
对登机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障登机桥安全平稳运行,是各机场设备保障部门的重要任务。为降低维护人员维修保养中可能发生的坠落风险,民航技术装备公司提出了登机桥顶部安装全覆盖防坠护栏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轨道式复合式结构,避免了内外通道在做伸缩运动时的护栏相互干涉,实现了全通道覆盖的顶部安全保护装置。该设计将对机坪安全运营有积极意义。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智能启航,安全致远。未来,民航技术装备公司将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深耕自主产品研发,以扎实成绩推动民航高端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为确保民航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实现智慧民航新形态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