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材集团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

2025年1月17日

1月16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全国民航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推动集团公司决胜“十四五”,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全国民航工作会议精神,中国航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任宇作题为《把握关键决胜“十四五” 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力推动航材集团产业升级焕新启航》工作报告,董事、党委副书记徐宇栋作题为《聚人心 强信心 促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奋进力量》党委工作报告,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忠夫主持会议。国家审计署企业审计四局领导、外部董事田留文、罗群、詹艳景和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任宇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中国航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集团上下顶压前行、接续奋斗,各项工作取得有力进展。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企业运行提质增效、稳中有进,经营业绩含金量进一步提升。二是服务大局责任在心、担当于行,更好履行战略使命责任。三是科技创新持续攻坚、成果涌现,创新驱动的实践愈发丰富。四是产业布局向新而行、向上图强,关键环节控制力稳步提升。五是国企改革系统集成、靶向发力,持续注入干事创业“源头活水”。六是管理提升苦练内功、服务发展,价值创造理念更好融入组织流程。七是紧扣发展主题、加大发声力度,全面展示提升品牌价值形象。八是党的领导持续巩固、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为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任宇强调,2025年集团公司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科技服务型企业定位,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争当“三个排头兵”,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动航材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产业保障服务集团,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任宇要求,扎实做好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立足产业谋篇布局,有效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二是深刻理解“国之大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落地。三是牢牢把握目标任务,面向市场塑造独特竞争优势。四是锚定改革正确方向,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五是平稳有序开展经营,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六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委副书记徐宇栋在党委工作报告指出,一年以来中国航材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部署要求,以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主动作为、真抓实干,较好完成年度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任务,为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高质量谋划“十五五”,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他强调,要从六个方面继续发力,确保完成2025年集团党委工作任务目标。一是政治建设常抓不懈,在践行“两个维护”上持续用力。二是巩固提升基层党建,持续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七抓七提升”工程。三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四是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充分激发集团改革发展生机活力。五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六是画好统战群团同心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与会代表围绕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工作总结、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和要求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集团公司克服过去一年来外部不利因素,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经营业绩及管理提升取得骄人成绩,催人奋进。报告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新一年的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大家对2025年充满信心,纷纷表示要将“干”字当头作为行动准则,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随后召开的集团公司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了总经理工作报告和集团公司2024年安全生产经营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京外调干工作建议(草案)》的报告并通报了第四届职工代表补选工作情况。

会议期间,任宇分别为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器拆解及材料回收工程技术中心”、装备公司“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低空运营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有限西北公司“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航空零部件(橡胶类)工程技术中心”授牌。集团公司领导与分管企业分别签署了2025年经营业绩责任书。

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专董、专务、二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境外各单位负责人、三级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