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三十讲 第十八期

2021年5月11日

十六大刚刚结束不久,就遭遇了“非典”的袭击。随后又遇到一系列重大考验。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病原不清、极易被集体传染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3年年初,广东省发现此类症状的患者。2月,这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非典疫情在深圳、广州等地突然加剧。4月10日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此病例;4月底,全中国有疫情报告的省份达26个。2003年3月初,疫情扩散到北京,北京很快成为重灾区。

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4月20日,国务院明确提出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卫生部决定疫情每天公布一次,调整卫生部和北京市主要领导人职务,将非典列入中国法定传染病。4月20日后,国务院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市采取有力措施,先后确定16家非典定点医院,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到6月2日,北京疫情统计首次出现新收治直接确诊病例、疑似转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均为零。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至此,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工作取得胜利。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胜利进行总结。

非典的发生,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03年4月,在非典肆虐的危急时刻,胡锦涛亲临广东,看望人民群众,表达抗击非典的决心。就在广东考察时,胡锦涛提出“全面的发展观”,要求做到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系统发展、可持续发展。8月-9月在江西考察时,开始使用“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在当年10月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问题作了专门论述。会议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温家宝、曾庆红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2004年3月,在两会期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准确地界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等要求的含义,更加集中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而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正式形成。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明确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为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发展。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成果、新的胜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