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三十讲 第二十期

2021年5月26日

十六大、十七大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不断前进。

党和国家坚持把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扎实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展开社会建设,不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协调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制定了“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部分实施了“十五”计划、“十二五”规划,完整实施了“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将“五年计划”改为了“五年规划”。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均提前实现或胜利完成。

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党和国家制定或继续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战略。

继续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提出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在东部率先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2003年10月,开始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了将所有这些战略整合和统筹协调起来,党中央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除此之外,还批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印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施和建成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这十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2003年春,遭遇了一场过去从未出现过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2008年初,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0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1510万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08年,全球还爆发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顽强奋斗,战胜了所有这些困难和挑战。

十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回到顶部